緬甸第七天:徒步六小時登上齋托山,最美的風景在路上(Kinpun Camp -Golden Rock)
路綫:Kinpun – Golden Rock(Mount Kyaikto
) – Kinpun – Kyaikto(齋托) – Mawlamyine(毛淡綿)
這是俱有挑戰的一天,徒步六小時,經傳統的登山路線,爬過無數的石梯,目的地是山上的大金石。有人說坐車更輕鬆,但沒走過這一段路,就會錯過了那美麗的風景以及跟山區小孩接觸的機會。
 |
大金石(Golden Rock) |
徒步是一種自我挑戰,也是最傳統的旅行方式,雖然辛苦,可是當你在抵達山頂的那一刻,會感到非常的滿足,我想這就是坐車和用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區別。在路上,你不會知道下一秒會遇到誰,看見怎麼樣的風景,這也是徒步最吸引人的地方,路上總是充滿著種種未知和驚喜,正等待你用腳步去發掘。
離開大金石後,我坐上皮卡車離開Kinpun小鎮到火車站,等待凌晨的1點半的火車繼續往南,在火車站等待的過程中,站長還讓我在房間裡休息,讓我感受到冬天的溫暖。坐上顛簸的過夜火車,下一站是一個悠閒的河畔小鎮,毛淡綿(Mawlamyine)。
 |
前往登山的主要道路
一早起來,收拾好行李,就把它寄放在櫃檯前,其實這裡也沒人看管,貴重物品都帶在身上就不怕,更何況緬甸的治安那麼好。早上的天氣很好,走出大街就往著登山處出發,街道一片寧靜,在大樹的庇護下,陽光是溫暖的。 |
 |
茶檔外也賣麵食 |
 |
踏上登山路線的第一座石碑 |
走在幽靜的村莊小路上,路況慢慢變小,樹林越來越密集,走了大約十分鐘的路程,在我眼前出現了第一座石碑,從這裡開始全程都是黃泥、石梯或凹凸不平的石頭路。
剛開始的第一段都很輕鬆,就像一般的散步,直到走上梯級時,才會感受到身體在發熱。感恩前人修建了一條那麼完善的登山路線,讓後人可以輕鬆去享受途中的一草一木。
 |
途中有無數的小店/休息站 |
在途中,每隔一小段路都會遇見一間小雜貨店,這裡可以買到瓶裝水、汽水還有零食等。累了,也可以坐下店前的長椅上休息。徒步,不一定要一直在趕路,反而偶爾放慢步伐可以更享受途中的人文風景。
 |
來到OM5F,看了那麼久,我還是沒能了解這到底是怎麼計算,反正一直往前走就對了 |
 |
途中的山林風光 |
 |
婦女用頭頂著沉重的物資把東西帶到山上去 |
 |
又來到另一個“休息站” |
走在徒步徑上,不時會遇到婦女們把物資頂在頭上快速地往前走,她們也可以輕易登上石梯,實力真是高超,也許這對她們來說是一種常年累積下來的超能力。外人或許會覺得很重,但對她們來說應該是一件習以為然的任務。
 |
一路上有無數的梯級,挑戰徒步者的體能和堅持 |
 |
偶爾遇到正在下山的當地人,我都跟他們問好,他們也會很開心地回覆“Ming Gar La Bar” |
大部分的路段都有高大的樹木遮蔭,除了登山時的梯級,走在平坦路上還相當輕鬆的。累了就停下,有時候看見可愛的小孩們也會讓我停下腳步。住在山區的他們,看到外國人都會顯得特別開心和驚奇。
 |
可愛的山地小孩 |
在路上最大得發現是什麼?我覺得是人與人之間的接觸、不一樣的人文風景、還有傳統的山區生活。每次經過休息站的雜貨店都會發現羞澀的小孩,他們的天真又可愛的模樣,真討喜,人,為這一段旅程增添了不少的歡樂。
走到累了,就停下來看他們玩樂,偶爾小孩們也會要求拍照,然後大家就會望著鏡頭自由擺動。
 |
依偎在哥哥身旁的小孩 |
 |
在路上也有不少裝著清水的瓦鍋,可讓登山者飲用,但外國人還是喝瓶裝水會比較好,因為我們跟當地人的體質也許不同。 |
 |
住在這裡的村民都會使用太陽能發電 |
山區裡沒有電源供應,大多數的家庭都使用太陽能存電,白天存電,晚上使用,這其實還挺環保的。在路上,不時都會發現路邊放著幾個裝水的瓦鍋,上面有塑料杯子,讓當地的登山客飲用。我不確定水源是否有煮沸過,所以從來都不敢嘗試。我想,對於外國人來說,我們的體質跟當地人或許不同,喝瓶裝水會比較保險。
 |
走在凹凸不平的石頭路上必須而外小心,在這裏一不小心滑倒就會撞到頭! |
路上有各種不一樣的挑戰,除了一連串的石梯,有時還會遇到凹凸不平的石頭路,在石頭路上走動千萬不要太快,這是很危險的,一不小心會滑倒,小心越過這一段,前面就是平坦路了。
 |
在屋子外掃地的小孩 |
走了兩個小時,我經過一間住家,在外遇見一位幼小的孩童,他拿著比他還高的掃把在屋外掃地,看來是一位很懂事的小孩。山區的生活,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和純樸,所以也孕育了獨立的小孩。這不禁讓我想起小時候,在這一個年齡的我,究竟知道什麼是掃把嗎?生活在城市的人實在太安穩了,沒接觸過家務的小孩是何其多啊。
 |
途中也有個自然的泳池,讓當地的小朋友玩耍 |
 |
雖然有無數的斜坡,只要堅持就能到達山頂 |
 |
不知名的果實 |
 |
幾乎每個檔口都有賣這種地道食物 |
 |
居民在用木板和茅草搭成公廁,每次使用收取100Ks。 |
 |
沒有電子遊戲,只有大自然,但孩子們也玩得很開心 |
 |
山區風光 |
 |
茂密的森林 |
中午太熱,在途中的小店休息了一陣子,補充了體力,再次出發。下一段路的風景非常優美,走在山邊,視野寬闊,可輕易俯瞰四周的山林風光,這美麗的景色讓人感到心曠神怡。
 |
路過途中唯一較大的村子 |
下午1點,我們來到了6M,這是途中唯一一個最大的村子,也是一個環境純樸的村子。裡頭的住家主要都是傳統的高腳屋,以茅草和木材製成。在大街上也有小型雜貨店,方便村子裡的居民購買日常用品。
 |
去別處取水回來的婦女 |
走在村子的小路上,這裡顯得特別安靜,不時會有婦女頂著一桶水在我身邊經過,村子沒有水源提供,當地人都必須到附近有水源的地方去取水,所以學會了這種獨特的平衡感。在這裏,村民過著純樸和原始的生活,在山林間,與世無爭,簡簡單單,這不就是優質的生活嗎?
 |
村子裡的高腳屋 |
經過一間高腳屋,坐在屋子裡的小孩發現有外國人經過,就好奇地望過來,用疑惑的眼神持續了一段時間。
 |
一位中年男生讓小猴子為自己抓頭 |
 |
可愛的猴子 |
 |
山邊的小社區 |
 |
屋子的大廳 |
走過了山路與馬路之間的交叉處,我繼續沿著窄小的山路走上最後一小段路程。這裡有個沿著山邊的小社區,村子住了好幾個家庭。普遍上每個住家都不大,而且還是半開放的,門沒鎖、窗戶也不用關。製作屋子的材料全是來自大自然,如木頭、竹片、茅草,牆壁就用篷布,雖然簡陋,但我覺得這樣的小屋子還挺舒服的。
山區,是一個世外桃源,生活雖然沒有城市方便,當地人也不算富有,但這裡有最簡單的生活環境,在這四面環山的地方居住,比起城市人,應該會更快樂吧。
 |
最後一段必須走在馬路邊 |
走過小社區,很快就看見上山的主要道路,這裡的石碑寫著7M。我感覺到,距離目的應該不遠了。最後一段路必須走在平旦的馬路旁,比起山路,這裡更輕鬆。
 |
售票處 |
 |
大街上的市集 |
十分鈡後,終於看見停車場和熱鬧市場,這裡到處擠滿了當地人,有的剛剛抵達,有的只在市場內購物,現場充滿了熱鬧的氣氛。
 |
進入寺廟的大門 |
 |
陽光明媚的中午 |
過了停車場,售票處就在右手邊,一張6美元的票可使用兩天。沿著石灰路,跟著人群走,很快就會來到寺廟的入口處。下午一點四十五分,我們終于來到了傳說中的大金石,入廟前,得先把鞋子先脫下,然後放在一旁。
 |
廣場上的寺廟 |
 |
寺廟的廣場 |
廣場上聚集了許多前來朝聖的緬甸佛教徒,在另一邊發現了金石的蹤影,現場傳來誦經聲,香火鼎盛,檀香的味道瀰漫在廣場四周,此刻的氣氛非常的平靜。
 |
那一顆就是傳說中的大金石 |
走了這段六小時的登山路,我覺得最美風景的是路上的純樸生活和孩子們的笑容,再辛苦,也值得用腳步慢慢地走到山上的寺廟去,這也能讓徒步者感受當地人朝聖的心境。坐車雖然輕鬆,但就會錯過很多在路上的人文交流。如果你有多餘的時間,這是一段很值得遊覽的路線。
 |
神聖的大金石 |
 |
信徒們拿著金箔,貼在大金石上 |
 |
寺廟另一邊的社區 |
坐落在齋托山上的大金石(Golden Rock),是緬甸佛教徒最有名的朝拜聖地,每天都吸引不少佛教徒前來朝聖,為的就是近距離接觸大金石,然後祈福。石頭坐落在海拔1100米的山上,是一塊聳立在懸崖邊的巨石,表面上貼著的金箔都是由信徒貢獻,據說裏面還藏有佛祖的頭髮。
 |
站在山上的廣場,可以在圍欄邊一覽週邊的山林風光 |
 |
在山上,我從大自然中感受到一片寂靜 |
 |
山區全景 |
神聖震撼的大金石,美輪美奐的自然風景,天真無邪的小孩,純樸的小村莊,通過幾個小時的徒步,就讓我體驗了一段充實的旅程。因為必須在五點前坐車到火車站,在寺廟僅逗留了一小時就必須離開齋托山。
 |
載送遊客下山的皮卡車 |
 |
後面都是橫行的長椅 |
 |
客貨車會等到坐滿乘客才出發 |
載送遊客下山的皮卡車,會停在市場前的公車站,車後一共排列了七個長椅,經由階梯登上
後座,感覺上就像即將展開一段雲霄飛車。
 |
下山途中的景色 |
皮卡車行駛在彎曲的下山路上,過程有點驚險,就像是森林中的雲霄飛車。徒步上山,坐車下山,這或許是最完美的一段旅程,一天內同時可以體驗兩种路綫、風景和心情。
 |
回到Kinpun後,拿了背包,馬上就來到Sea Sar餐館外的皮卡車站 |
 |
坐上空虛的皮卡車,等待出發到齋托火車站 |
回到Kinpun已經是下午四點半,到旅舍拿了行李就到外面搭皮卡車離開Kinpun。這段時間,前往齋托的乘客不多,等了大約半小時皮卡車才出發。太陽下山後,氣溫就急速下降,坐在半開放的後座,一直都處於在寒冷的狀態中。
 |
今晚的緬式晚餐 |
來到齋托火車站,參觀了四周的環境,我發現這時候沒有乘客在等車,也沒有職員,下一班火車還要是凌晨一點半才抵達。雖然這只是個小車站,但車站外卻有多家的當地餐館和雜貨店,這裡有各種緬式食物,煮好的食物會存放在鍋內,擺在餐館前的桌子讓食客做選擇,可是這些食物看來都是冰冷的。
由於無法溝通,我嘗試參考LP的語文部分,還是沒辦法詮釋炒麵或炒飯的緬語。最後只能比手划腳的方式,一位年輕的女生把鍋蓋打開讓我們選擇,還好她會一些簡單的英文單字,才能分出來是哪些是魚肉和雞肉。
我選了魚肉和雞肉咖喱,附上一碗熱菜湯,還有一些生菜,這都是最道地的緬甸食物。在這裏,人們都習慣坐在矮小的桌椅上,桌上也擺著一個茶壺和一些茶杯,這些都可以免費飲用,吃過晚飯再來一杯熱乎乎的茶,這對我來説已經是一頓很滿足的晚餐。
 |
站長讓我們在火車站的客房裡休息,這裡真是溫暖多了, 如果你有仔細看,會發現牆上掛著一張昂山將軍的照片。 |
吃過晚餐,無所事事地在餐館外坐了很久,時間過得很慢,又找不到地方睡覺休息。於是,我再去火車站找職員,看看能不能先買票,一位說得一口流利英語的站長告訴我,在出發前的半小時才會售票。他察覺到距離凌晨一點還有好幾個小時,加上晚上的天氣又這麼冷,於是就讓我們到一間空置得房間去休息,這位站長真是體貼!
 |
在寒冷的夜裡,我跟當地人一起站著觀看足球直播 |
 |
一些民眾在亭外起火,圍在一起取暖 |
時間尚早,在安靜的房裡依然無法入睡,剛好外面有一台電視,這時候正在轉播東運會的一場足球賽。原來是緬甸的比賽,現場的民衆套著毛巾和被子,站在電視前,專心地觀看球賽,不時還會因為錯事入球機會而掀起一連串得叫聲,一些人民眾還緊張得把雙手放在頭上以示遺憾。
在另一邊,有幾位婦女圍繞在火堆旁取暖,連站在不遠處得我也能感受到那火堆的溫暖。這一個寒冷得夜晚,跟當地人一起觀看球賽,是我在緬甸度過最獨特得一次經歷。
 |
齋托到往毛淡棉的火車票,一人3美元 |
 |
今晚就睡在這殘舊的座位上,度過顛簸的夜間火車之旅 |
在休息室裡很安全,但真正睡著只有一兩個小時,晚上真的很冷,在室內也必須穿多幾件衣服。好不容易等到一點,我決定再去辦公室找站長,他看見我,就快速拿出車票本填寫資料。
一點半,火車準時抵達,站長從辦公室走出來帶我們上車,這一節的普通車廂看來非常殘舊,四處都是污跡。但好處是車廂內完全沒人,這可以讓我一個人坐上兩個位了,把背包放在行李架上後,貨車還沒開發,我就躺在窗邊的角落趁著還有睡意就繼續睡覺。
第一次搭乘夜間火車,才讓我深深地感受到緬甸火車的顛簸,在過程中,頭部已不知道被敲過多少次,也忘了驚醒了多少次。我只是記得火車非常搖晃,連睡著都會被搖醒,這一晚讓我度過了一次瘋狂的過夜火車之旅。
花費:250Ks 可樂、$6 門票、2500Ks 下山的皮卡車、500Ks 去火車站的皮卡車、1000Ks 晚餐(咖喱雞和魚、白飯)、$3 火車票(齋托 – 毛淡棉)
休息處:從Kinpun徒步到齋托山(大金石)的沿途都有不少的休息站和雜貨店,如果你走到累了都可以停下來休息。